2021-06-16 廣州接點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有關單位:
為推動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建設,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東省通信管理局制定了《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按照任務分工抓好落實。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
2021年5月25日
附件1
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圍繞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外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聚焦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培育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等重點任務,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和區位優勢,以工業互聯網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先行先試建設國家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制定本示范區建設方案。
一、建設目標
到2023年,工業互聯網實現普及應用,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新模式、新業態廣泛推廣,產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初步形成輻射帶動效應突出、示范引領作用明顯的國家工業互聯網示范區。
——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體系進一步完善。基本建成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5G在重點行業領域廣泛應用,聚焦行業典型應用場景打造20個左右5G標桿示范項目。建成50個以上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初步構建健康有序的標識解析體系。
——工業互聯網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成效凸顯。聚焦戰略性產業集群垂直行業領域,開展20個以上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試點,探索推廣產業集群轉型創新模式。推動超過3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上云上平臺運用工業互聯網實施數字化轉型,帶動80萬家企業上云用云降本提質增效。
——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體系進一步健全。引進培育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供給資源池企業500家以上,其中優秀工業互聯網服務商100家以上,打造3-5家具備強大競爭力的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20家左右特定行業、專業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互聯網產業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突破一批網絡、平臺、安全領域關鍵技術。建立較完善的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產業生態。
到2025年,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建設水平和發展成效全國領先,建成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在工業互聯網網絡、平臺、安全等領域形成示范,并在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技術產業體系構建及融合應用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二、重點任務
(一)夯實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
1. 推動工業互聯網內外網絡改造升級。推動基礎電信企業建設覆蓋全省的高質量外部公共網絡,在重點產業園區、工業企業打造高帶寬、廣覆蓋、安全可靠的高質量外網,建立NB-IoT、4G(含LTE-Catl)和5G協同發展的移動物聯網綜合生態體系。支持工業企業與基礎電信企業、工業互聯網服務商加強合作,面向復雜環境下工業控制領域低時延、高可靠等網絡需求,綜合運用5G、IPv6(互聯網協議第6版)、工業無源光網絡(PON)、窄帶物聯網(NB-IoT)、時間敏感網絡(TSN)等新型工業網絡技術升級改造企業內網,重點深化5G網絡切片、邊緣計算、工業級CPE一體機等技術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應用,完善基于5G云網融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分層網絡架構。支持工業企業會同基礎電信企業、工業互聯網服務商等試點建設5G工業傳輸專網。(省通信管理局、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中國電信廣東分公司、中國移動廣東公司、中國聯通廣東分公司、省廣電網絡,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以下任務、工作保障等負責單位均含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不再列出)
2. 深化5G+工業互聯網應用。培育5G工業互聯網內網改造公共服務平臺和解決方案供應商,提升5G網絡化改造推廣公共服務能力。推進5G賦能戰略性產業集群,加快戰略性產業集群“5G+工業互聯網”的先導應用,推動5G部署應用從生產外圍環節向生產制造核心環節延伸,挖掘提煉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工業應用場景,建設一批工業領域垂直行業5G應用標桿示范,并通過召開現場會、組織精準對接等方式加快典型場景應用推廣,推動5G在行業領域規模應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通信管理局,中國電信廣東分公司、中國移動廣東公司、中國聯通廣東分公司、省廣電網絡)
3. 建設完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完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頂級節點(廣州)建設,提升頂級域解析服務能力。聚焦電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車、船舶、家電、智能裝備等重點行業,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圍繞供應鏈管理、關鍵產品追溯、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應用,規模開展標識解析集成創新應用,推動跨領域、跨行業、跨地域的信息聯通和交互。(省通信管理局、工業和信息化廳)
(二)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
1. 建設推廣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建設技術水平高、集成能力強、行業應用廣的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以及面向重點行業和區域的特色型工業互聯網平臺、面向特定技術領域的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支持具備較強實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聯合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商等產業生態合作伙伴,整合云化軟件和生產數據資源,豐富設備監控與遠程維護、生產監控分析、能耗管理、質量管控、供應鏈管理等各類應用,提升平臺核心能力,并向工業企業輸出生產能力、創新能力和資本人才等服務,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生態體系。(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廳)
2. 培育工業互聯網優秀服務商。加快建立開放合作的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供給資源池,引進培育一批專業化水平高、服務能力強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服務商和系統集成商,完善資源池企業分類目錄及監測評價體系,遴選發布工業互聯網優秀服務商,組織工業企業與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服務商精準對接。建設重點行業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庫并予以宣傳推廣。引導行業龍頭企業加速服務化和軟件化轉型,進一步開放技術、設備、數據等產業資源,將數字化轉型經驗形成行業解決方案對外輸出,提升產業鏈數字化轉型支撐能力。(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廳)
3. 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創新。鼓勵工業互聯網平臺聯合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服務商,針對中小微企業創新平臺化、組件化的“輕量應用”“微服務”,提升解決方案在不同場景的靈活部署和綜合集成能力,提供低成本、低門檻、快部署的工業互聯網產品和服務。制定重點行業上云上平臺目錄和標準,加快推動工業設備和業務系統上云上平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廳)
(三)以工業互聯網促進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
1. 夯實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基礎。依托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供給資源池,支持工業互聯網平臺、行業方案服務商、產業集群骨干企業、第三方機構等組建產業聯合體,完善政企研合作的區域數字化轉型產業生態,建設面向行業、區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和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共享制造中心、體驗中心等集群數字化轉型基礎設施,定制開發集群數字化轉型工業軟件和產品服務,引入社會資本及創新資源,為集群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技術、金融、人才培訓、創新能力培育、第三方服務等綜合解決方案。(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廳)
2. 推動戰略性產業集群協同創新。重點在電子信息、家電、汽車、醫藥、化工、智能裝備與機器人、超高清視頻顯示等行業集中度較高的優勢產業集群,充分發揮頭部企業帶動效應,推動集群頭部企業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深度互聯,帶動供應鏈企業整體實施數字化轉型。支持實力較強的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牽頭,構建自主可靠的工業操作系統,從集群頭部企業和供應鏈企業數字化管理等行業共性需求切入,廣泛與主流工業設備企業、行業解決方案商等發展生態聯盟伙伴,匯聚技術、人才、數據、模型等各類資源,聯合開展技術創新、產品開發、行業標準制定等,提升垂直行業領域工業軟件和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整體性能質量和兼容通用能力,打通產業鏈上下游、跨區域跨行業的設備、系統、企業間的數據孤島,形成高效協同、彈性安全、安全可控的新型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廳、商務廳)
3. 促進傳統特色產業集群協同轉型。重點在輕工紡織、注塑、模具、五金等行業集中度較低的傳統特色產業集群,鼓勵中小企業群“抱團取暖”,通過實施標準統一的數字化改造,打造面向區域/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共享制造中心等,匯聚中小企業標準化產能,實現網絡協同設計、協同生產。支持深耕垂直行業領域的優秀方案商牽頭,市場化機制匯聚產業供給生態資源,聚焦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痛點難點,開發具備行業和區域特色、低成本易部署的輕量級數字化轉型產品,發展以租代售、按需使用的生產和服務能力共享,構建以行業平臺為核心的新型產業生態,打造資源動態配置、需求精準響應和分工精細協作的特色數字化產業集群。(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廳、商務廳)
(四)強化工業互聯網產業支撐能力
1. 夯實關鍵產業鏈基礎。聚焦工業芯片與智能模塊、智能傳感與控制設備、5G網絡設備和模組、工業互聯網架構底層技術、工業知識軟件化與軟硬件適配、典型行業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工業中間件、工業大數據、工業安全設備、工業機器人等關鍵核心軟硬件產品,以及行業設備聯網等關鍵技術、設備等,開展工業互聯網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產品研制。加快推進邊緣計算、增強現實、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區塊鏈、數字孿生等新興前沿技術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應用研究,強化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基礎技術和產業支撐能力。(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
2. 推進工業軟件發展應用。加快實施工業技術軟件化和工業軟件突破工程,重點推動國產云化、SaaS化企業管理軟件大范圍應用,加快培育發展工業互聯網APP等新型應用軟件,帶動云操作系統、新型數據庫等核心軟件加快發展。集中資源,重點突破EDA(半導體設計)、CAE(仿真)、CAD(制圖)等工業軟件,加快推動重點行業領域國產工業軟件的推廣應用,并以特定行業應用為牽引,構建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核心的新型工業軟件生態系統。推動國家工業軟件適配測試中心建設,支持第三方機構、工業軟件骨干企業等建設工業軟件適配測試平臺,為企業和用戶提供全方位的咨詢服務、質量保障和測評服務。(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廳)
3. 強化技術標準和知識產權能力建設。支持制造業企業、服務商、行業協會參與制定相關國家、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重點研制5G應用、工業大數據、工業APP開發部署、標識解析、安全能力評估等技術標準。引導工業互聯網服務商健全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加強知識產權儲備和運營。加強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知識產權保護,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法規和權利人維權機制。(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市場監督管理局,科技廳)
(五)培育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
1. 培育新模式新業態。進一步豐富工業互聯網與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新技術的融合創新應用,建設智能生產線、智能車間和智能工廠,培育智能化制造、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智能化產品等新模式、新業態。鼓勵裝備、汽車、家電、電子信息、智能機器人、智能家居等離散型制造行業聚焦模塊化設計、數字化生產、智能裝配與檢測等應用,實現個性化定制和協同生產,提升打造智能化產品的能力;在鋼鐵、石化等流程型制造行業聚焦生產狀態與設備監控、生產工藝提升、安全環保等應用,提升數字化管理和智能制造能力。培育“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協同創新模式,加快建設重點行業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監管平臺、‘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省級行業分中心和數據支撐平臺,基本形成基于工業互聯網的安全感知、監測、預警、處置及評估體系。(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廳、應急管理廳)
2. 打造公共服務和創新載體。支持國家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應用體驗中心、廣東省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廣東分中心、廣東省工業互聯應用服務平臺等重點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打造集培訓體驗、評估評測、供需對接等功能的公共服務載體,促進工業數據和工業互聯網資源跨區域、跨行業匯聚應用。加快建設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國家和省級實驗室、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究、標準研制、試驗驗證等。(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科技廳)
3. 打造區域協同生態。匯聚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協同創新能力,依托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支持廣州、深圳等建設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發展集聚區。推動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省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以及省工業互聯網產業試點區域等結合現有產業基礎,引進工業互聯網創新資源落地,探索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的工業互聯網發展模式,構建協同有序、功能互補、科學高效的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格局。推動粵東西北地區加快工業互聯網應用普及,實現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科技廳)
(六)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體系
1. 強化工業控制信息系統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工業控制安全工作機制,加強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應急管理。省市縣三級聯動開展重點行業工業控制安全自查和抽查。進一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推進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防護能力貫標,開展企業防護能力評估、宣傳和試點等工作。(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 加快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加快建設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保障平臺,建立“部—省—企業”三級系統聯動、多方協同共治的工業互聯網安全管理體系。鼓勵有條件的地市建設市級工業互聯安全管理體系或開展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試點工作,加強工業互聯網網絡安全信息共享和通報預警,推進網絡安全處置機制建設。鼓勵企業加大安全投入,提升工業互聯網安全防護能力。推動工業數據分類分級指南和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推廣實施,加強數據資源在采集、應用存儲等關鍵環節的安全保護,建立數據分級管理和防護機制。(省通信管理局、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委網信辦)
3. 推動工業信息安全核心技術和產業發展。重點突破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系統安全、工業互聯網平臺安全、工業控制安全、工業大數據安全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推動實時、高可靠、內建安全功能的工業系統核心設備及系統研發,并在重點行業實現產業化應用,推動國產系統和安全產品應用,提升工業企業安全防護水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廳、通信管理局,省委網信辦)
三、工作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在省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框架內,統籌謀劃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建設,協調重大事項。依托廣東省工業互聯網專家委員會,對示范區建設中的重大問題、重點項目、發展規劃等提供決策支撐。加強部省合作,強化省市縣(區)聯動,探索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的工業互聯網發展模式,形成示范區推進合力。省有關部門和地市要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統籌現有各類專項政策,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動示范區各項重點任務落實,確保示范區建設取得實效。(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二)開展評價監督。全面貫徹工業和信息化部對示范區建設的監督管理要求,落實各級目標責任,建立示范區建設監督評價和定期報告機制,省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年定期開展示范區建設第三方評估監測,全面掌握工業互聯網發展情況、示范區建設成效及存在問題等,及時向工業和信息化部及省政府匯總報告示范區建設重大事項,根據評價結果動態調整政策,持續鞏固建設成果、查漏補缺,確保示范區建設取得新成效。(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三)加強宣傳交流。做好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建設成果總結宣傳,通過支持舉辦中國工業互聯網大會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峰會、高端論壇、賽事、學術交流活動等,加強關鍵技術研發、標準研制、人才培養、行業應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擴大示范區影響力。(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廳、商務廳、教育廳、通信管理局)
附件: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工作分工表